南昌起义环境_南昌起义时候的天气
1.南昌起义的主力队伍是哪些?
2.南昌起义的起义军的临时总指挥是
3.叶挺遇难机长3000小时经验,是阴谋没证据,60年后垂死老人揭真相
4.武昌起义第一枪实际是谁打响的?
5.潮州历史问题
南昌起义的主力队伍是哪些?
第20军第1、第2师。
1927年8月1日2时,在、、叶挺、、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
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
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周士第率领下起义,1927年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评价:
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
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官方的说法是: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首次独立地领导战争和创立军队;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政府的开始。
南昌起义的起义军的临时总指挥是
。
1927年7月上旬,在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分共前夕,会见中共***,表示拥护中国***的主张。7月下旬,率部开赴九江,会见谭平山等***人。到达南昌后,被代表中共前敌委员会委任为起义军总指挥兼第20军军长。8月1日,参与领导南昌起义。
国民政府方面则马上调集军队包围了南昌。8月3日,中共部队按计划撤离南昌。8月7日,张发奎率第四军入南昌,接着追击中共部队。而中共方面,蒋光鼐、蔡廷锴师在南进广东途中脱离了部队。又因天气暑热,长途行军,且未鼓动群众,后勤工作不佳,沿途逃亡的士兵很多。
9月,在瑞金由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南下中共部队在途中遭粤军和中央军夹击。在部队到达广东大埔县三河坝后,决定主力南下进击潮汕地区,企图获得苏联共产国际海运的援助。
留率第25师坚守三河坝。9月23日至10月2日,南下中共部队到达汕头。于潮安汕头战斗及揭阳战斗过程中,一度攻占潮汕,但最终于汤坑受到大败。起义军在潮汕失败后,经香港转到上海。
扩展资料:
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曾手持两把菜刀袭击慈利县长卫兵。曾任讨袁护国军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曾率部与北洋军阀及四川军阀杨森作战。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
1927年8月1日,他担任南昌起义总指挥,此后回到湘西,组建红二军团,任军团长,并开辟洪湖苏区。1936年,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八路军120师师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参加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他任西北司令员,组织后方工作。
百度百科-
叶挺遇难机长3000小时经验,是阴谋没证据,60年后垂死老人揭真相
(老梁说)作为一名纯粹的军人,大好的时光没有在打日本人的战场上渡过,口里喊着冲锋的号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挺起,捅向入侵的日本人,为国家为民族战死沙场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这无疑是可悲的。
叶挺的愿望终没有达成,五年,整整五年,叶挺目睹了日本人的入侵,目睹了日本人的失败,目睹了日本人的投降,但他却没能参与其中,贡献出自己的能力。
因为这五年里,他是在国民党的囚禁生涯中渡过的。
1946年三月四号,叶挺渡过了五年的囚禁生涯,终于迎来了曙光。
叶挺获的自由的第二天,就开心的给发了一封电报:“我要加入***!”
在三月七号的时候,给了回复,接受叶挺入党,欢迎他回来。
四月八号的时候,叶挺在去延安的路上,飞机失事了。
毛主席在《解放日报》中发表唁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场空难发生的前前后后,揭开当年没能揭开的谜题。
按照老规矩,首先咱来讲一讲叶挺在这五年囚禁生涯中发生的一些故事,作为背景,给大家伙聊上一聊。
我们都知道,迫使同意国共第二次合作,目的是一致对外,打到日本侵略者。
那么在这个大前提下,红军主力被整编为八路军。而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依然在南方坚持打游击的游击队和红军部队,也同样进行了整编,这就是我们的新四军。
当然初期国共两党的合作,算不上融洽,但多少还是能一起扛枪打鬼子的。
但是事情在日本人和中国部队在正面战场形成僵持之后,这种算不上融洽的合作,就开始发生了松动。
毕竟这个点上,日本人因为无休止的战争投入撑不下去了,他们把目光投向了肥美而又物产丰富的太平洋;再加上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对日作战的过程中,在敌后的根据地更是从无到有,还不断的扩大中。
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又开始发芽了,于是他开始将屠刀伸向了八路军和新四军。
那么我们在 历史 上就看到了,皖南事变的发生,新四军九千余人,被国民党七个师,近八万多人包围了,新四军苦战七天七夜,除了两千多人突围,大部分牺牲或者被俘虏了。
而叶挺作为新四军的军长,在这个时期和国民党谈判,结果被国民党扣押了。
很想说服叶挺为己所用,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派来一波接着一波的说客,差点没把叶挺的门槛给磨平了。
首先陈诚上门了,面对笑容可掬的陈诚,叶挺可没有什么好脸色给他看。
在陈诚的眼里,叶挺就是一个油盐不进的榆木疙瘩,他就想不明白了。
抗日?***在抗日,难道国民党就不再抗日吗?同样都是抗日,你换一个效忠的对象,咋就这么难呢?
***能给你叶挺什么?是枪还是炮?是充足的军饷还是一年四季合适的衣服?四个人匀不到一支枪的部队,硬是那梭镖大刀来硬凑活的部队,咋就那么吸引你叶挺呢?
叶挺冷冷的看着陈诚,轻蔑的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叶挺追求的只有***。你可以回去了!我还忙着呢!”
面对不在说话的叶挺,陈诚就是把自己的嘴灌成了蜜罐,他也不好使了。
接着张发奎又登门了。
有些小伙伴不明白张发奎和叶挺的关系,我这里给您说道说道。当年南昌起义的时候,张发奎是国民党革命军第四军军长,而叶挺是张发奎手底下七十三团的团长。
两人不仅是上下级的关系,而且还是老同学,老同事外加老乡。
叶挺面对这个已经是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的老同学,叶挺没有了面对陈诚的冷静,取而代之的是愤怒:
面对这样的回答,张发奎也没辙了,也只能怏怏离去。
看到他这些手下,一个个的在叶挺的面前吃了闭门羹,还是有点不死心,这就打算自己亲自出马。
看到的叶挺,除了愤怒就只剩下愤怒了,所以给的脸色也不会很好看。
在看来,叶挺是软的不吃,那么他就打算来点硬的。
于是就出现一堆带有威胁性质的话,大体意思就是:
而叶挺的回答直接就把给噎住了:“我早就下了决定,我已经完了!”
看着口气强硬,一点回旋余地都不给留的叶挺,他只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来。
大概意思就是说,不是那个意思,只要叶挺去三战区修养修养,前途还是有的。
好吧,这也算是理论落到实际上了。
当然叶挺的回答依然是那么的快速和铿锵有力:
好吧,话说道这里,算是走到死路上去了,再说下去也不会得到什么好的回答。
也只能走了,临了告诉叶挺,他再好好想想,想通了就和郭忏说就成。
面对郭忏的时候,叶挺又和他谈了一个小时,最后就得到叶挺一句话:“要不,你们枪毙我吧!”
其实这事,在叶挺被扣押开始,他就好几次要求国民党,公开军法审判枪毙自己。
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叶挺并没有妥协,所以在 历史 上我们就看到了叶天前后被囚禁多地,江西,湖北,广西,最后还被转移到了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其实就是一集中营。
就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一系列的高官依然没有放弃劝说叶挺的想法,让他去第六战区做个副司令长官,或者干脆就做个代理司令长官也成。
您都不知道,后来国民党组建远征军的时候,陈诚还邀请他去远征军做一个副总司令。
这些都被叶挺给拒绝了。
1943年的时候,叶挺一家老小从湖北转移到了广西的桂林,这是第四战区的地盘,司令长官就是他的老同学张发奎。
当时发给叶挺一家老小的月薪是,大米两石,法币三千,这些东西按照规矩,算是第四战区高参待遇了。
而这个点上,叶挺和岳母姐夫一家住在一起,再加上当时物价飞涨,这点东西其实根本就不过十几口子吃用的。
而国民党呢?为了继续劝说叶挺,对叶挺一家实行经济封锁,一些个从外边寄给叶挺的汇票款项,直接就被国民党给没收了。
而在这一年中,叶挺的夫人又给他生了个孩子,面对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虚弱的妻子,国民党特务来劲了。
特务拿着大把的钞票就寻上了门,打算来个所谓的雪中送炭,压服叶挺,结果这帮家伙算是猪油蒙了心,叶挺直接就将那些个钱从大门口给丢了出去。
“滚!出去!”
为了解决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叶挺变卖了夫人的首饰,购买了农具种子,不仅种起了地,还养了十几只山羊和小猪。
总之,叶挺被国民党换着地方转移囚禁,叶挺也是换着地方的种地,养猪养羊。
甚至于把种的多出来,家里吃不了的菜拿到市场上去贩卖。
叶挺是一个喜欢吸烟的人,有时候买不起香烟,就自己弄点烟丝,卷着烟丝抽。
叶挺就这么熬着,一直熬到了1946年的三月四号,这个点上抗战胜利了,拉着和平谈判的幌子开始准备内战了。
而借着这个机会,对叶挺实施营救,叶挺才会在被囚禁五年之后,被释放了。
叶挺获得自由之后,就在重庆参加了国共和谈的三人军事会议。
1946年四月八号,叶挺带着一儿一女,和这次谈判的人员坐上飞机回延安。
一行十三人坐上了飞机,最高兴的是两个小孩子,他们知道自己要回家了。
而飞机上的大人们,却没有一个高兴起来的,因为这次谈判并不顺利。
但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他们正一步步的走向了一个圈套,一个要将他们全部杀死的阴谋。
您要知道,这家飞机的机长,可是一位有着三千小时驾驶经验的美国飞行员,他肩膀上的飞虎臂章能够证明他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应对一些个飞行故障那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当时飞机从重庆起飞的时候,天公不作美,飞机起飞后,这天上就下起了小雨,稀稀拉拉的,当然这在机长面前,压根就不算一回事,这样的情况遇到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机长注视着仪表盘,所有的指针都在正常运作,一切看起来很完美。
天空中的阴霾并没有影响机长的心情。
所以飞机很痛快的落到了西安,在这里飞机加了一点油料,休息了一下,所有人员坐上飞机,向着最终的目的地延安飞了过去。
“飞机迷航!飞机迷航!”这就是飞机向地面发出的最后一份报告。
至此这架飞机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怎么回事?”在延安等待的不仅有的领导同志,还有叶挺的儿子和搭乘飞机的乘员家属们,预定的时间他们并没有看到飞机。
等到再接到通知的时候,消息就五个字——飞机失踪了!
“找!一定要找到他们!”
当时发电各地的军民,铺开了去寻找这架失踪的飞机,甚至于美军也派出了两架飞机从空中寻找失踪的飞机。
最终在四月九号的下午,山西兴县黑茶山地区区委书记报告说:“找到一架撞毁在黑茶山上的飞机!”
终于落实了,这架撞到黑茶山上的飞机就是叶挺乘坐的失踪飞机。
没有人能知道,飞机在最后一刻到底发生了什么,飞机上的人经历了什么?当时的飞机可没有什么黑匣子,有的仅仅是人们根据各种迹象的猜测而已。
第一条,经过在现场的勘察发现,飞机的机身上有严重的擦痕,飞机有过爆炸,但这个爆炸,可以证明不是在天上飞行时候发生的爆炸,而是在飞机和黑茶山发生碰撞之后引起的爆炸。
这一点当时的人员进行了反反复复的检查,可以很肯定,这次爆炸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引起的爆炸。
参与调查现场的有,晋绥公安总局局长谭政文(老红军,建国后担任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和机要秘书顾逸之。
第二条,飞机当时在天上飞的时候,当地的天气情况并不好,用云雾而且是很重的那种。
以上两条加起来,似乎就是在告诉人们,飞机失事应该是飞行人员在视线不够清晰的情况之下,装到了黑茶山上,这是一起事故。
那么是事故吗?
但这里面却有许多解释不了的地方。
这头一个,飞机在西安加油,那么飞机起飞之后,按照方向应该是向北飞行,这才能到达延安。
可事实上呢?您摊开地图就会发现,黑茶山在西安的东北方向上,他居然飞到了黄河的东边,和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航道上的黑茶山撞上了。请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飞行员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有着三千小时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他分不清北边和东北吗?
更加诡异的是,飞机应该在六千多米的高空中飞行,而黑茶山却只有两千多米。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一个有着三千小时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他会把飞机的高度调整到两千多米,难道就是为了撞山吗?这绝对不可能的。
而以上两点,这才是飞机撞山的根本性原因。
那么我们在来看一个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的一个原因,飞机上坐的全部是***人,而且主要都是***的高级或者重要的***,开飞机的却是美国人。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这件事似乎和国民党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有的这些问题,当时都给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周总理相信这是一个阴谋,而且就是国民党布置的阴谋,但我们一点证据都没有。
后来周总理见了叶挺的孩子们,对他们说:这一定是那些个特务,人为破坏造成的空难。
而当时的环境,还处于国共两党的谈判时期,为了能够促成双方的谈判,从而达成合作,不能给国民党留任何的把柄,那么当时新华社发布的消息,除了报道了整个事情的经过之外,只提到了:
而在第二天,新华社又发布了《王若飞统治等遇难经过》,再次说明了整件事的经过。并说明飞机失事的原因:
咋说呢?当时的天气确实不好,不仅陕甘宁边区在下雨,而且晋西北黑茶山这一片地方也在下雨,还伴随着升腾起来的浓雾。
但这篇文章在最后提到了,这次和平谈判国民党没有诚意蓄意破坏停战协定,这让王若飞,叶挺等人不得不冒着这种恶劣的天气返回延安,最终导致了机毁人亡。这算是这次飞机空难的一个间接原因。
当然了在这片文章的最后,提到了一个一直解释不清的问题,飞机飞过甘泉之后,就完全的失去了飞机联络,以至于不知道飞机去了那?
后来周总理在《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文中,就这么说过:
当然当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停留在这个间接原因上了,而对直接原因,一直就是一个谜团,没人能回答的了。
鉴于四八空难,防止特务故技重施,让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后来就对国民党提出要求:
关于这一点,国民党同意了。
但围绕着飞机空难的原因,就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真相,告诉人们当时的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关于飞机失事的推断,其实就一直没有停过。
这其中有一个推论,很接近真相了,但苦于没有任何证据,只能作为一个主观分析和判断。
叶正大,叶挺的长子,是我们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航空专家,中将军衔,后来还成为了与原国防科工委 科技 委员会副主任。
叶正大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再加上当时所有能掌握的实际情况,还原了当时飞机上的场景。
首先飞机从重庆出发,来到西安加油,油加好后,飞机起飞。
那么在飞行的过程中有三十公里的距离,是正常的,飞机和地面的联系很畅通,但这个距离一过去,飞机所飞的方向就出现了偏差,不是去延安,而是去了黑茶山。
所以国民党特务要破坏,也只能是在西安机场对飞机进行破坏,利用加油的间隙,将一个破坏装置安装到了飞机上了。
那么这个装置又安放到了哪里了呢?
那么咱就得看看当时飞机失事前的表现,本来飞机应该在六千米的航道上飞行,可他却无缘无故的撞到了两千多米的黑茶山。
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装置破坏的是高度表。
再加上,本该往北飞,但实际上飞机却飞行了东北方向,而烈士的遗物中也提到到了飞机迷航。
那么进一步说明,这个装置还破坏了罗盘,方向和高度的缺失,最终导致了飞机撞山了黑茶山。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飞机款式,他是一架C—47运输机,这架运输机很原始,和现代意义的飞机有着本质的不同。
各种电子仪器基本上不存在的,那么要破坏这种原始的设备,其实用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做到让这家C—47运输机的仪器失灵。
所以这个装置应该非常的简单。
您想都没有想到,在叶正大的这篇回忆和分析空难的文章发表三年后,一个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开口了,他说出了当年飞机遇难的真相。
这一年是2006年,距离四八空难的发生已经过去了六十年。
“是我干的!”老人说出这话之后,眼泪哗哗的流了下来,这个秘密压在老人的心口上很多年了,他一闭眼就想起了那两个活蹦乱跳小孩子(叶挺的一儿一女)进入他做了破坏的飞机上,他对不起他们。
那么这位老人做了什么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叫王平虎,本来就是一名特务,专门安插在空军里头监视空军的特务。
而当时王平虎的职务是空军调度科科长,这个位置可以接触到各种飞机的调度,以及飞机乘坐的人员情况。
所以当他知道了有很重要的***人员,搭乘飞机前往延安,立马兴奋的报功一样的,给他在南京的上司打了个电话。
“要员?”听到这两个字,电话那头就传了了浓重的呼吸声,还夹杂着那么一丝丝的兴奋:“立即弄一份名单,和这些人的资料给我送过来。”
没多久十三个人的名单,就落在了当时军统特务主管的桌子上。
于是一场卑劣的谋杀就开始了。
王平虎提供所有他知道的东西,飞机的飞行记录,详细的档案材料。
接着命令就下来了,特务们寻找懂飞机维修的人员,让王平虎安排到西安机场的检查队伍中,趁着维修的机会,将一枚小小的磁铁放在了高度表和罗盘的背面。
所以叶正大说的那个简单装置,其实就是一枚小小的磁铁,就是他造成了飞机高度表失灵和飞机罗盘失灵,让机长迷失了航向,并错误的判断飞机的高度,最终酿成了空难。
而揭露真相的老人叫杜吉堂,他是当时中美特别合作所特工队队长,这次行动就是他组织安排的,那个安放磁铁的人,也是杜吉堂挑选的。
而这个行动,让杜吉堂背负了大半辈子的罪责,压的他透不过气起来,哪怕他身在小弯弯,也让他透不过气来。
直到临死的时候,杜吉堂将所有的一切都公布于众,他不想再背着这个包袱死去了。
武昌起义第一枪实际是谁打响的?
正确说,是程正瀛。
1911年10月10日,当夜幕降临武昌古城时,天气格外阴晦。工程营营房楼上寝室内金兆龙、程正瀛(定国)等正在擦枪,整装以待。
二排长陶启胜带着护兵巡棚查铺来了,此人素来仇视革命,见金等荷枪实弹,斥问金:“你想干什么?”“准备不测”,金语带双关地回答。陶怒不可遏地狂叫:“你想造反吗?”“反就反!你能怎样?”陶上前扼住金的手腕夺枪,呼令护兵“逮捕”金兆龙。
形势危急,金大声呼喊:“伙计们,还不动手,更待何时?”程正瀛拟开枪,又怕伤金,便用枪托猛击陶头,陶起身外奔,程从陶背后开枪未击中。
时熊秉坤正假值班之机,各处查看准备情况,忽闻楼上扭打之声,当即取枪实弹,因势利导,开枪击中逃亡中的陶启胜小腹,鸣笛集合,率七八十人直奔楚望台。经过十五协后营门,如约鸣枪三响,促其响应。在楚望台守卫的志士闻讯,里应外合,占据了军械库。各营纷纷响应,率师来到楚望台。
潮州历史问题
10位历史名人及其事迹 1. 林大钦: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以《廷试策》切中时弊,且具有苏文风格,被嘉靖帝亲擢为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洁身自娱,富有文才。
2. 刘允: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
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3. 萧端蒙:历任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巡按江西等。
查处龚滩敲诈案,惩办江西藩王部属并弹劾江西藩王。
4. 郑大进:历任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湖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直隶总督等。
革弊兴利,兴修水利,力解民困,惩办邪教,重视文教。
5. 翁万达:明嘉靖年间,历任梧州知府、广西副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
招抚莫登庸,保卫祖国南疆;抵御俺答汗,保卫北边安全;善文能诗,著述甚丰。
6. 丁日昌:历任江西万安县令、苏松太兵备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会办南洋海防节制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
积极参与办洋务,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支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对台湾的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洋务派著名人物) 7. 陈梦龙:曾任湖北石首主簿,主动请求参加抗元,散家财招兵抗元,协助文天祥在潮阳讨伐陈懿、刘兴,前往赣、闽参加抗元战斗,为营救文天祥而战死潮阳古埕沙堤。
8. 翁照垣:1931年任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旅长,在“一二八”事变时率所部3000多名官兵誓死保卫阵地,并组织敢死队和大刀队,与敌浴血肉搏,重创日本侵略军,被当时新闻界誉为“抗日英雄”。
其后又于1933年在长城古北口及滦河以东一带率官兵与日军鏖战,于1937年在津浦线一带抗日,于1938~1944年回潮汕率领抗日自卫队抗击日本侵略军。
9. 杨石魂:1925年3月,创建 *** 汕头特别支部,1926年任汕头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带领部分武装赴普宁参加“四·二三”武装,接着汇合海丰农民武装于陆丰成立惠潮梅革命武装队伍。
“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发汕头时,他奉彭湃指示,率领工农军策应,其后随起义军撤至流沙,护送、叶挺等安全抵香港。
1929年奉 *** 中央指示,赴武汉参加重建湖北省委工作,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同年4月5日在武汉被捕牺牲。
10. 冯铿:1930年参加“左联”,作品有诗集《》、随笔《一团肉》、中篇小说《最后的出路》等。
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被派秘密,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11. 林墉(1942年生) ,潮州人。
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擅人物、花鸟画。
曾在北京、南京、哈尔滨、沈阳、青岛、长沙、南宁、深圳、汕头、广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及联展。
作品曾在法国、日本、泰国、巴基斯坦、葡萄牙、保加利亚、澳大利亚等国展出。
1983牛获巴基斯坦总统齐植·哈克授予的“卓越勋章”。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主要作品有《林墉作品选》、《林墉插图选》、《巴基斯坦写生》、《访问巴基斯坦画集》和《南蛮语画》等。
(多写一个,让你选选啦,^_^) 5处名胜古迹及其相关历史由来 1.南昌起义军贺部三师司令部旧址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潮州古城西北的西湖 公园内涵碧楼,始建于1922年,是一座宽三间、高两层的小洋楼。
楼依山傍湖,轩窗开 豁,楼外老树参天,流水奇石,错落其间,为潮人游湖燕集之所。
1927年9月23日,南昌 起义军二十军第三师驻潮州,司令部设在涵碧楼。
抗日战争时期,涵碧楼毁于日寇之手 。
1964年在原地按原貌重建,并将其辟为革命历史陈列馆。
2.北关窑址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潮州古城北郊,包括田东园、瓮片山、北堤头 、竹竿山、象鼻山、窑上埔等处,面积约2.5万平方米。
窑灶有马蹄形窑和龙窑两种。
马 蹄形窑为唐代窑址,窑灶用耐火土夯筑而成,极为坚硬,主要遗物有半陶瓷器、建筑材 料及窑具。
龙窑为宋代窑灶,出土器物的釉色有白、影青、黑、酱褐等。
23绪年间重修。
三进建筑,斗拱抬梁式木结构,所内环壁镶嵌清代碑记7块,分别记录历次 捐资重修梨园公所的戏班及梨园子弟的名字,是研究潮州戏剧发展史的重要物证,也是 广东省现存唯一一处古代戏剧艺人活动的场所。
4.从熙公祠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潮安县彩塘镇金一管理区。
旅居马来西亚华 侨陈旭年所建。
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完工于光绪九年(1883)。
祠坐东向西,面宽3 7.22米,进深42.25米,两进建筑,四厅相向格局,厅前有抱厦,并有后包及从厝,斗拱 抬梁式木结构。
整座建筑构筑严谨,用料上乘,技艺精湛。
琳琅满目的建筑装饰,更使 建筑物显得富丽堂皇,凹肚门楼的屋架为精致的镂空石雕,门楼肚镶嵌的四幅石雕更是 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石雕分别以"渔樵耕读"、"士农工商"及"花鸟虫鱼"为题材。
运用" 之"字形的构图,将不同时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画面,浓缩故事情节,表现最富戏 剧性的瞬间,令人叹为观止。
祠内的木雕也十分精美。
5.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旧址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潮州古城中山路李厝祠。
清代 建筑,面宽三间,深两进,斗拱抬梁式木结构。
1925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至潮 州,在这里创办了黄埔军校潮州分校(1926年5月1日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潮州分校)。
共办两期,1926年12月18日结束。
5个潮州民间传说及其寓意 1. 仙佛造桥的传说在潮州可谓家喻户晓,说的是众仙和广济和尚帮助韩愈建造广济桥的故事。
2.丁日昌计保方耀头 潮汕民间流传着“方耀的头颅是丁日昌保住的”这么一个故事。
清朝末年,潮州府普宁县人方耀做了潮州总兵,有一次,他得到慈禧太后的召见。
慈禧问他:“卿就是广西方耀么?”方耀连忙回答:“不是不是,启奏太后,臣是广东人。”慈禧大怒,立即叱令刀斧手推出斩首!幸遇同乡潮州府丰顺县人,官拜七省兵粮提督丁日昌上殿保奏,慈禧才下旨慢斩方耀。
丁日昌对方耀说:“太后从来不准任何人在她面前说个不字,你好大胆,竟敢如此唐突,当殿冲撞了她。”方耀说:“难道我该违背事实,硬说自己是广西人吗?”丁日昌说:“不是如此。
枉你只有为臣之心,而无为人臣之术。
你应婉转一下嘛!”方耀顿开茅塞:“对哩!我本该说,臣是广西毗邻的广东方耀,那就好了!”丁日昌说:“倒也不必如此繁复,”接着就对方耀低语授计。
翌日,禧慈再次召见方耀,问:“卿就是广西方耀么?”方耀大声回禀:“是!是!臣是广东方耀。” 3.盛水才漏 农妇说:“师傅,我的水桶修理后,为什么照样漏水?” 木匠说:“啊!你是用桶盛水,桶才漏;不盛水,桶怎么会漏?”农妇说不出话来。
4. 谁还敢冒名顶替 在触及灵魂又触及皮肉的批斗下,余锡渠同志伤病累身,骨瘦如柴。
一天,他到门诊部去看病。
医生按号叫名,只念到“余锡……”就停下来,原来这医生早先认识他。
但应声而来坐在面前的病号,却已面目全非,医生愣了一阵子,才小声地问:“你是余锡渠专……”余锡渠意味深长地淡淡一笑:“嗨,这个时候,还有谁敢来冒名顶替!” 5. "七姐妹"星的传说 秋天,太阳落了山,天还来不及黑透,东边便一齐跑出来六颗星星。
人们都管它叫“七姐妹”。
分明是六颗星星,怎么叫它七姐妹呢?他们早早跑出来做什么?她们中间的一个姐妹哪儿去了? 七姐妹星星原来是王母娘娘的七个女儿。
七姐妹是又美丽又聪明又活泼。
她们羡慕人间的生活。
每当傍晚。
总是结伴偷偷跑出天外,观赏人间万家灯火。
不料,此事传到王母娘娘耳朵里。
王母娘娘心一横,下令把七姐妹囚禁在天牢里。
七解密蹲在天牢里,饿了不吃饭,渴了不喝茶,没几天就掉了人样。
太白金星觉得七姐妹可怜。
就跑到王母娘娘那里说情,请求王母娘娘重新发落。
王母娘娘没有放七姐妹,只把禁令改了一下:夏天天气炎热。
就禁闭前半夜,秋冬天气寒冷,天黑以后,就把她们赶出来挨冻;每天只配给她们一粒米饭。
七姐妹虽说又冻又饿,也还是跌跌撞撞来到外面,看看人间夜景,解解愁。
七姐妹共吃一粒米饭,七妹实在太饿了。
当那粒米饭轮到她尝一尝时,便一口吞下肚里去了。
众姐妹责骂她,七妹后悔了,伤心地哭起来。
大嫁安慰她,七妹反而哭得更伤心了,觉得多不起六位姐姐,便悄悄离开了大家,跑到月亮婆婆那里当婢女了。
从此以后,人们都管她们叫“七姐妹”,其实就只有六颗星星。
5种风俗习惯及其简单程序 1.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要清洗,谓之“采囤”。
2.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糕品,以备过年之用。
3.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饭后大人们让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夜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4. 合婚 这里有两个环节,双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
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三日好”。
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贴。
换了庚贴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定男女双方是相生还是相克。
5. 观神送神中的仪式歌谣:如《请神歌》、《请神曲》。
这是请神仪式歌之一。
“请神”又叫“观神”,潮州妇女八月请阿姑神称“落阿姑”,请神时要口唱歌谣。
除了阿姑神之外,潮洲还有“蓝饭神”、“墭脚神”、“竹筷神”、“筲箕神”、“蛤蟆神”等各类神,皆有其歌与表演形式。
在《请神歌》与《请神曲》中,人们表达了对“大慈大悲”的南海观音暜渡众生的希望。
有趣的是,如果“神”久请不来,人们便用对付自然的原始宗教仪式“巫术”,去催神、咒神,希望凭籍语言的力量去影响和制约神。
终于好了,累死我了-_-|||
记得采纳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