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冬季天气预测_2016年冬季天气预报
1.据悉刚刚过去的冬天为暖冬,暖冬的界定有何标准?
2.老祖宗留下来的腊月农谚,哪些是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的?
3.请达人帮忙评估下2010年冬季气温预测
据悉刚刚过去的冬天为暖冬,暖冬的界定有何标准?
过去两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又是一个?暖冬?!你感受到了吗?可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是不是气温偏暖了就是暖冬?来了冷空气又该怎么界定?暖冬、冷冬到底谁说了算?
冷冬、暖冬究竟该怎么算?
那么,?冷冬暖冬?有没有科学的界定标准呢?
我国暖冬国家标准制定者之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陈峪表示,以前我们对于冷暖冬没有恰当的定义和统一的标准,习惯上认为某一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距平(与总平均气温的差值)不低于0℃或0.5℃即为暖冬,还有很多专家学者采用了其他不同的方式来判定,使得统计分析结果有较大差异,给公众和学术研究都带来很大困扰。为此,国家气候中心制定了《暖冬等级》国家标准,并于2008年正式颁布实施。《冷冬等级》国家标准也在2017年5月发布。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气象观测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
在单站方面:
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大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则为暖冬;反之,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则为冷冬。
在区域总站数方面:
暖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暖冬;冷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
在全国有效面积方面:
暖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即为暖冬;冷冬面积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
气温?偏暖?就是?暖冬?吗?
冬季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就能说是暖冬吗?其实不然。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艾婉秀解释道,冬季?偏冷偏暖?和?冷冬暖冬?并不是一回事。?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比平均状况偏高就可以说是偏暖,比平均气温偏低就是偏冷。
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也出现了明显的变暖趋势,其中北方增暖幅度大于南方。从季节增暖来看,我国冬季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明显增暖,增暖最早且增暖幅度最大;春、秋季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开始增暖,增暖幅度比冬季小;夏季增暖开始时间最晚,增暖幅度也是最小的。
我国从1951年到2018年68个冬季,气温比平均值偏暖的年份一共有25年,而1985年以后偏暖的年份就占了23年。
而?冷冬暖冬?则不同,这是有严格标准的。这样的差异也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不同阶段的气温平均值升高的缘故。
据统计,我国全国性暖冬基本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1951年以来共出现21个全国性暖冬,其中有19个出现在1985年之后。可以看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暖冬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那么暖冬是否能提前预测?艾婉秀表示,由于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状况的因子多,准确预测平均气温超过临界点的难度大,因此对冬季气温的预测只能给出偏暖或偏冷的趋势,在每年的10月底到11月初,国家气候中心会召开全国年度的气候大会商,给出冬、春季的气温趋势预测;是否为暖冬或者冷冬的最终评判需要等冬季结束后,根据实况数据才能确定。
老祖宗留下来的腊月农谚,哪些是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的?
老祖宗留下来的5句腊月农谚,教你从天气预测年景,年年好收成!老人说“有雪无雪,就看丑日前”,腊月下雪好吗?
腊月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订制历法的时候将新旧交替的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有些地方叫“腊冬”、“残冬”,还有的地方管腊月叫“穷冬”、“冰月”、“清祀”等等。代表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老祖宗有记录天气变化的习俗,经过长时间的记录,发现了一些规律,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之后的天气情况,并总结了一些农业谚语来指导农事工作。那么,进入腊月有哪些农谚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我们发现一个规律,老祖宗是通过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30天或30倍数的天气情况。我们从这句话也是能够看出来的,是根据腊月初一这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30倍数的天气(清明)情况。今天东北地区没有下雪,天气比较晴朗,河北天气晴转多云,郑州和成都都有轻度雾霾,没有雨雪天气。老话说,“麦盖三层被,连年枕着馒头睡”,多下点雪不仅能够防冻还是冻死一部分病菌和虫卵,并且,雪多氮就多,有利于春季小麦、大蒜等越冬作物起身。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一当天是个晴天,那么等到了明年到清明节前都是比较干旱的。
这和前期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今冬明春应对拉尼娜科学抗灾稳产保供预案》的通知是吻合的。通知中明确表明,“预计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受其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今冬明春阶段性极端强降温、局部地区冬春连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几率大。”,老祖宗有些老话,拿到现在还是能够起到指导作用的。
这句话和第一句意思差不多,意思是说,如果腊月初一这天如果是个大晴天,没有降水,明年春季的天气情况可能不好,老牛都没活干,说明农作物受到了灾害。这和另一句老话,“腊月初一晴,来年收成空”,是一个意思,都是说春季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年景不好。
“该冷就冷,来年好年景”;“瑞雪兆丰年”,都是说冬天下雪是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和春季生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腊月初一这天要是下雪了,明年开春就比较暖和不会发生倒春寒的情况,小麦长势就比较好,农民就能吃上白面馒头了。这和上面那句“麦盖三层被,连年枕着馒头睡。”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下雪对小麦生长是有利的。
这句话不是对北方来说,因为这时候北方已经不会下雨了。意思就是腊月初一这天如果下雨,那么之后100天内都没有好天气,降水比较多。
这些农谚都是老辈人通过长时间的记录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过多年的修正和验证,结合气候变化总结出来用于指导农事工作。当然,这些农谚也是有地域性,加上气候条件和以前也不一样了,并不准确了。我们只能作为了解去看待,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做好防灾减灾措施,确保损失降到最低。
老话说腊月下雪对明年开庄稼好,那么腊月什么时候下雪呢?如果看天气预报很容易知道,但是,老祖宗是没有天气预报的,那么他们是怎么判断有没有雪的呢?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知道古代是通过干支历来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的,还总结出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的二十四节气,并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太初历》中来指导农事工作,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
农历十一月份是“子月”,农历十二月份是“丑月”,今年“二九”的头一天是“子月子日子时”,出现了三个“子”。按古人的方法推断是“子月”的最后一道墙壁。到了“丑月”初期的时候就会逐渐减弱,一直到腊月初十的“丑年丑月”之前都是比较混乱的。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腊月初十就是“丑月”的第一道墙壁。据说,是专门用来收金的,金气到此为止了。换句话说,在腊月初十之前,容易出现降雨或者降雪的天气。这都是老辈人的推断,具体咋算的咱也没有必要弄得那么清楚,总之,意思是说,在腊月初十之前,会出现降水的地方。
我们翻看日历就能看到,今年腊八那天是“癸亥日”。按老黄历上的说法是一个甲子的穷尽之日,意思是说,把“子月子日子时”的漏出来的力量收集起来,而从子月漏出来的力量就是“子水”的力量。也就是说腊月初八的“癸亥日”和前一天的“壬日”是很容易出现降水的情况。
等过了腊月初十之后,“丑土”的力量占为上风,天气将以干冷为主,下雪的几率就会很小,也就是说今年的冬季雨雪比较少,干燥刮风的天气增多。
据天气预报显示,到了在本月的7号左右,国内大范围地区再次被暖流环绕。所以,受这次冷空气的影响,部分地区可能偏冷,但是大部分地区依然改变偏暖的迹象,这种偏暖的现象可能会持续到1月中旬左右。但是,这波冷空气很难导致大范围强降温,东北,华北等地,将会有较弱的冷空气影响,温度要比前一段时间低一些,家人们要多增添一些衣物,注意保暖。
请达人帮忙评估下2010年冬季气温预测
有新闻报道说这个冬天会是寒冬,主要是西欧一带,说是亚洲也会受到影响。
之后又有专家现身持不同观点。
当今的气候变化已经不是十几年前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气象规律变幻无常,确实难以确定几个月后是否会是寒冬。
现在就是问中国科学院的气象方面的专家,也不会给出确定的回答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